第113章 闹掰;大帅(1w)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读啦小说网 >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 第113章 闹掰;大帅(1w)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3章 闹掰;大帅(1w)

  第113章闹掰;大帅(1w)

  “这个,三少爷,有没有可能是黄麻皮以为大少爷受了您的指示?”许大力弱弱的说了一句。

  “嗯?”气头上的朱传仁没想那么多,被许大力这么一提醒,瞬间反应过来,确实有这个可能。

  见朱传仁没有生气,许大力终也松了口气,他是真怕朱传仁暴怒之下拿他撒火,还好,朱传仁不是那么没品的人。

  “给我约黄麻皮!”

  “现在吗?”

  “现在!”朱传仁虽然冷静了一点,但心里头的怒火可一点没消灭,反而越来越盛。

  许大力赶紧跑出去叫人了,再不跑朱传仁真要发火了。

  朱传仁一直在书房里等,时钟一分一秒的过去,空气近乎凝滞,书房安静的可怕。

  不知道现在是几点,11点?12点?也许早已到了凌晨。

  朱开山和夏元璋已经回房休息了,朱公馆里,除了值班的佣人倚着墙打瞌睡,再听不到一丝人声。

  但这不代表朱公馆的防护很脆弱,相反,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是朱公馆防护最严密的时候。

  曾经的护卫队早已蜕变成一只精锐的特种部队。

  当然,这是按照后世的说法,现在来看,甚至没几个人能理解这种作战模式。

  当他们进入潜伏警戒状态,没有人能够发现他们的存在。

  被树枝遮挡住的马克沁机枪锋芒暗藏,暗夜之中散发着冰冷杀机。

  这两年朱传仁经历了很多次暗杀,为什么他还敢肆无忌惮的出门,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就是因为他对手下兄弟们的绝对信任,只要有他们在,自己就不会有危险。

  事实上,除了第一次在楼外楼外面的狙杀是兄弟们没有提前料到的,之后的每一次,他们都能料敌先机,提前将威胁解除。

  不过这帮兄弟能力再强,也只能剪出外部危险,对于内部的腐烂他们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说的就是朱传文,这个混蛋,朱传仁甚至有了弄死他的心。

  他就这样一直坐到了凌晨两点,黄麻皮来了,这家伙身上衣衫不整,显然是被许大力从被窝里拽出来的。

  看他俩人的脸色都不太好,就知道刚才闹得有些不愉快。

  不过朱传仁不在乎,说好听了两人是合作伙伴,说不好听了,黄麻皮就是朱传仁手下的高级马仔,只要他想,分分钟就能把黄麻皮拥有的一切拿走,就是这么霸道。

  “三少爷~”许大力称呼了一句便站在了朱传仁身后。

  “三少爷~”黄麻皮这一声叫的不情不愿。

  “说说呗,东亚舞厅是怎么回事?”朱传仁没给对方好脸色。

  “嗯?东亚舞厅?”黄麻皮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

  “是你们朱家大少爷找上我合作的,我一想是您的亲哥哥,就.”

  “就以为是我的命令,是吗?”朱传仁冷声道。

  “这”黄麻皮也意识到了不好,声音也弱了几分:“三少爷,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

  砰!

  朱传仁抄起桌上价值连城的歙砚甩到黄麻皮脑袋上,鲜血瞬间彪出。

  “啊~!”黄麻皮捂着脑袋痛呼。

  很难想象在外面呼风唤雨的魔都大亨、漕帮大佬,在朱传仁面前跟三孙子似的。

  “现在你还说这是误会吗?”朱传仁双手撑着桌面,激光一般是视线直刺对方,压迫感十足。

  黄麻皮坐在地上,鲜红的颜色顺着指缝流淌,一丝温热、一点点血腥。

  他不敢跟朱传仁对视,他的心有意思胆寒。

  “黄麻皮,你说我现在弄死伱,会不会有人给你报仇?”朱传仁不知道从哪掏出一把枪,黑洞一般的枪口仿佛随时能够吞噬黄麻皮的生命。

  “三少爷饶命!三少爷饶命!”黄麻皮顾不上额头的伤口,双膝跪地,大脑袋一下一下撞击地面。

  朱传仁差点就要扣下扳机了

  “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东亚舞厅到底怎么回事?”

  黄麻皮停止磕头,双手合十,祈求道:

  “三少爷,是大少爷找到我借钱,我问什么事,他一开始不说,最后逼得没办法才说的,我一听是弄舞厅,这是赚钱的买卖啊,我就提出跟他合伙。”

  朱传仁眯起眼睛,冰冷的声音问:

  “然后呢?”

  “然后他就答应了,但请我必须保密!”

  “继续说!”

  黄麻皮偷摸打量朱传仁,见他眼神寒冷,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当然就同意了,跟他分工,他负责台前,我负责幕后,解决麻烦。”

  朱传仁摇了摇头:

  “不对,你们一定还有隐瞒,如果只是弄舞厅,根本没必要瞒着我!”

  黄麻皮的声音一下降了两个调:

  “大少爷说舞厅想赚钱,还得卖”

  他不敢说了,朱传仁声音阴冷:

  “卖烟土是吗?”

  黄麻皮砰砰磕头:

  “三少爷饶命,我再也不敢了,请给我个机会,回去我就从东亚舞厅撤股!”

  “黄麻皮!你特么该死!知道吗?”朱传仁咬着后槽牙说!

  他这辈子唯一痛恨的事情就是烟土,虽然他没有经历过烟土之害,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独品的危害,这玩意谁碰谁死,所以他始终严格要求手下,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碰烟土。

  没想到啊,自己费劲巴拉的要求手下,最终被自己的亲大哥背刺了。

  而黄麻皮绝对是助推剂、润滑油一般的存在。

  你说他该不该死?

  前世有句话形容魔都三大亨,黄麻皮爱钱,张笑林善打,杜莱阳会做人。

  现在看这句话说的一点不错,这家伙为了钱什么都敢做。

  原历史中,也是在20年代,这家伙与杜莱阳、张笑林合伙经营三鑫公司垄断烟土买卖。

  之后,组织人员形成较大的势力。

  一方面保护江浙财团和在魔都的利益,得到了魔都商业大佬的支持;另一方面保护一些郑治人物,如老孙、老胡、汪老鳖等人,也因此他在犯了许多错事后依然得到纵容。

  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江浙同乡,压制当时“江北人”在魔都的势力。

  1925年,从巡捕房退休,在漕河泾祠堂建造花园。

  有人说魔都沦陷后他留在魔都,假装自己失智,拒绝为小本子效力,但这事儿朱传仁是存疑的。

  就黄麻皮干的这些事儿,他真能有那个骨气拒绝本子的威胁和金钱攻势?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这家伙的晚年多少有些凄惨。

  新世界来临后,杜莱阳远遁香江,临行前,杜莱阳拜访黄麻皮,希望黄麻皮跟他一起去香江。

  此时的黄麻皮已经81岁高龄,腿脚不便的他拒绝了杜莱阳的邀请,选择留下来。

  他之所以选择留下来,除了想叶落归根外,其实内心还是有其他想法的。

  黄麻皮一辈子总是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屡屡化险为夷,他相信这一次也能如此,解放军不会为难他。

  黄麻皮这样认为并非没有道理,他有个好友姓杨,此人曾担任淞沪警备司令。

  老杨在魔都解放前夕与解放军建立了秘密联系,他接到指示帮忙稳住魔都帮会头子,尤其要积极做黄麻皮的工作,让他留在魔都。

  这样对解放初期魔都社会秩序的稳定,震慑帮会残余势力会有极大的作用。

  新世界来临,黄麻皮度过了短时间较为安逸的生活。

  他命人写了一份400多名帮会头名的花名册,交给红色军队。

  同时,他严格要求门徒必须学会收敛一些。

  当时给黄麻皮的定性如下:“肯定黄过去的罪恶,确为帝国主义豢养之恶霸;但黄近年来已不作恶,新世界后选择低头认罪,残废衰老;

  对反动帮会势力应采斗争瓦解策略,对黄本人可采宽大政策。”

  黄麻皮自己也表示:

  “我黄麻皮在上海滩,几十年来,做尽坏事,贩卖独品,贩卖人口,杀人绑票做过。”

  此事过后,黄麻皮被允许继续经营在魔都的“大世界”游乐场。

  他这一生有三个女人:正妻阿桂姐,在事业上为黄金荣,广铺人脉和钱财,开设赌场戏园,是黄麻皮背后最能干的女人;

  二任妻子露蓝椿,原为京剧老生演员,后被被黄麻皮娶为妻室,三年后与黄麻皮离异后嫁给上海滩颜料业富商家的二公子薛恒,与真爱私奔,却也是情断义绝;

  三任妻子姓李,原为阿桂姐的丫鬟,先嫁养子后成寡妇,黄麻皮趁虚而入,但新世界到来前姓李的将家里钱财卷走去了香江。

  在黄麻皮人生的最后一年,只有贴身女佣张桂英对他忠心耿耿。

  为了对张桂英的忠诚有所回赠,黄麻皮在她的老家苏州北桥镇冶长泾,为她建了一座静心庵。

  黄麻皮去世前一贫如洗,亲人发现他的财产连一口棺材也买不起。

  就在亲人为此发愁时,“江北大亨”给黄麻皮买了一口棺材,黄麻皮这才得以下葬。

  他能有这个结局,朱传仁一点不觉得奇怪。

  本以为这个世界他能有些改变,没想到啊,只能说狗改不了吃屎。

  “烟土是从哪来的?”朱传仁问。

  “这个.”黄麻皮迟疑了一下,完全不敢看朱传仁。

  朱传仁只觉得血压飙升,没猜错的话,三鑫公司还是出现了。

  唉

  “你走吧~”朱传仁坐下来,眼睛闭起来,不再看黄麻皮一眼。

  “三少爷!”黄麻皮愕然,如果还能打骂,证明朱传仁没有放弃他,可现在朱传仁让他走,且不再看他,说明朱传仁要放弃他了。

  “我让你滚!”朱传仁怒喝道。

  许大力绕过来,单手拖着黄麻皮的衣领往外拽。

  “三少爷,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黄麻皮还在喊,可朱传仁根本不听。

  声音越来越小,朱传仁缓缓睁开眼睛,长叹一口气。

  只能说有些事都是注定的。

  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爆火的东亚舞厅关门大吉,黄麻皮在法租界的势力被清理的一干二净。

  当然,这个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有人传出风声,原来,黄麻皮不知道怎么回事得罪了朱三少爷,两人闹掰了。

  风声一经传出就让魔都上流社会的人惊掉了下巴。

  外面说什么的都有,有说黄麻皮得罪三少爷了;也有说朱三少爷太贪了,让黄麻皮受不了了才闹掰的。

  朱传仁对此置之不理,黄麻皮也没有站出来解释,两个当事人都没有开口,外面的风声便渐渐消散,渐渐成了魔都未解之谜。

  这段时间朱传仁的心情一直很差,倒也不至于说随时都会生气的程度,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脸色阴沉,直到一个自称张胡子副官的人出现时,朱传仁的心情才得以扭转。

  此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来找朱传仁的目的。

  很多人不知道,华夏一直以来的航母梦,其实在这个年代就差点实现了。

  原历史中有这样一件事,海军署署长的老陈便已经提出了用2000万元建造一艘飞机母舰的建议,只是没得到老常的同意。

  可是到了1929年,他听到老常说要为海军建造60万吨的军舰之后,便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这60万吨可以划出一部分用于建造3艘飞机母舰,只可惜仍然没得到老常的同意。

  此后,老陈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建造航母的“野心”,始终在致力于让老常批准他的计划,只是屡屡受挫。

  不过,老陈显然不是第一个拥有并且迫切实现“航母梦”的人,张胡子才算得上是近代华夏的“航母梦”第一人,并且他还付诸于行动。

  张胡子乃是一代豪雄,从一介胡匪打拼到一国“舵手”,能力不可谓不强,手段不可谓不厉害,眼光不可谓不长远。

  是的,张胡子的眼光确实看得很远,当所有人仍然在埋头发展陆军的时候,他却投入了更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用于建设海军和空军。

  张胡子之所以舍得投入这么多钱,正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海、空军的重要性。

  一国之军队,绝不能只有陆军,海、陆、空三军缺一不可。

  所以,他在加强陆军建设的同时,又拿出钱来去建设海军和空军。

  1922年,张胡子让姓沈的出面组建了东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设航警处,第二年便让姓沈的花高价钱从政记轮船公司收购了“祥利号”运输舰。

  这艘舰船曾服役于德国海军,虽然已经退役,可是对于当时的奉张而言仍然很有价值。

  既然要发展海军,又怎能没有军舰?

  所以,张胡子又拿出了钱让人将祥利号运输舰改造成战斗舰,1924年完成改造之后的祥利号被更名为“镇海号”。

  这艘“镇海号”的诞生,只是奉系海军发展的一个开始。

  张胡子为了进一步扩充海军的实力,让海军成为一支能够用于作战的军队,他决定建立一支能让海、空联合作战的军队——海军航空兵。

  海军航空兵的建立,是促使张胡子打造一艘“航母”的决定性因素。

  于是,张胡子向高卢人购买了8架“施来克”水上飞机,后于1926年3月成立了水面飞机队,可是飞机队的飞机停在哪儿?

  所以,张胡子再次下令让人将镇海号改造成为水上飞机母舰,也就是人们所说张胡子手上的“航母”。

  但是,镇海号虽然被改造成了飞机母舰,可说到底仍然算不上航母。

  1922年2月,美、英、法、意、日五国曾签署了所谓的“五国公约”,公约规定美、英、法、意、日各国不得建造排水量超过27000吨的航母。

  然而,镇海号飞机母舰的排水量却只有2708吨,这也就是说美、英等国手里排水量最小的航母便可能是镇海号的10倍了。

  镇海号飞机母舰最为捉襟见肘的是,它并不具备飞行甲板和弹射装置。

  所以放在母舰上的水上飞机想要起飞,首先得让镇海号停船抛锚,然后再用起重机将水上飞机吊到海面上起飞,和真正的航母一比,几乎只是一件玩具。

  可即便如此,镇海号的出现仍然让华夏的“航母梦”踏出了最为艰难的第一步,从这一点来看,张胡子的眼界仍然值得称赞。

  那么,后来这艘“航母”——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去了哪呢?

  镇海号飞机母舰虽然没办法和列强们的航母相比,可是和国内那些并不看重海军的军阀相比,却也有着不小的优势。

  1927年3月,张胡子曾让姓沈的开着镇海号飞机母舰悄然南下去了魔都,突袭了已经投向国民隔命军的舰队,抢到了一艘炮舰作为战利品,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所以,镇海号在列强的航母面前是“玩具”,可在国内的军阀面前却也算得上是一个利器。

  1928年6月,张胡子丧命于“皇姑屯事件”后,他儿子老六接手了奉系,但是张老六的能力显然撑不起奉系的场面,所以只能向老常低头,宣布易知。

  奉系的海军自然从此成为了国民隔命军的一部分。

  当然了,东北海军的主力舰也仍然还是镇海号。

  只不过,小本子发动了全面战争之后,因为东北海军根本打不过本子海军,所以时任海陆军总指挥的老沈为了加固海防线,他只能选择了一个最笨,却也是最快产生作用的办法——将东北海军的舰船凿沉,用舰船来堵塞港口,阻滞小本子的进攻速度,为友军争取宝贵的时间。

  所以,镇海号飞机母舰便在这种情况下被凿沉了,虽然从此成为历史,可它却也为抗战事业奉献出了最后的价值。

  现在船有了,自然要有配合的飞机才行。

  现在全国都知道魔都朱三少爷有大本事,且跟高卢人关系密切,张胡子自然就想到了他,并派出自己的副官与朱传仁亲自接洽。

  施莱克FBA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高卢海军航空队使用的一种巡逻、反潜水陆两用飞机,该机采用双翼船身式结构,有几个改型。

  1921年推出FBA17型两栖小型飞船,设计者是伊麦·波密耳。此为4座民用型两栖机,不等翼展、单翼隔、负斜罩小型双翼飞船构型,木梁、翼肋、框架合组,外包蒙布之双翼及单式机尾,单阶游艇式流线机身、木质骨架、层板蒙覆外壳,可收式起落架,收起的主轮平贴下翼底面。

  装1台180马力伊斯帕诺-絮扎8AC型水冷式发动机,木质两叶推进式螺旋桨。

  驾驶舱在前,航程350千米。应军方需求,特制双座式、双组驾驶系统的教练机,亦可加装武装在军舰弹射架上起飞的侦察型。

  其实这款飞机的产量并不大,即便到1930,此型机也不过出厂200多架,除供军方需求外,也供应民间市场,并外销波兰、加拿大等地。

  FBA19是在FBA17基础上放大的水陆两用轰炸机,改用伊斯帕诺-絮扎12J8型350马力发动机。

  该机型机身瘦削,机头尖锐,单座开敞式驾驶舱位于下翼前缘前方,后缘处为轰炸/射手舱,装1挺活动机枪,机身前段两侧装有2个小型炸弹挂架,目前还处在研发阶段,甚至还没试飞。

  张胡子自然不知道有这款机型的存在,他一开始想买的是17型。

  不过当听朱传仁提到19型的存在,秉持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副官当即与奉天取得通话。

  张胡子大手一挥,让副官自己做主,钱不是问题。

  与此同时,朱传仁还向他们介绍了一款成熟的水上飞机母舰。

  如果说是航空器在军事上的运用,法国对此的确是有值得夸耀的历史的。

  早在1794年,奥地利军队在弗勒吕斯被法国击败,法国军队使用热气球侦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飞机发明后,1905年6月6日,法国瓦赞兄弟发明的水上飞机又在塞纳河上成功进行的试飞,法国又敏锐的察觉到到了飞机在未来海战中的重要性,在无垠的大海上,飞机简直是舰队的千里眼。

  1910年4月,在时任法国海军部长,海军上将奥古斯特的建议下,法国成立了海军航空兵发展委员会,就水上飞机在海战中的作用做出研究。

  并在1910年11月下达改装一艘巡洋舰充当水上飞机母舰实验平台的命令。

  接受改装的是1895年服役的闪电号鱼雷艇母舰,在改装中将闪电号的舰首武装拆除,安装了一具机械式弹射器。

  1911年11月29日,闪电号在土伦外海成功弹射了一架沃桑·瓦赞“鸭”式水上飞机,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和世界上第一架成功运用的舰队水上飞机的记录由法国人在此奠定。

  此后,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法国也陷入其中,但法国的水上飞机与水上飞机母舰等的发展却未落下,1918年和1920年又分别建造了水上飞机母舰坎皮纳斯号和巴波姆号。

  法国不再满足于利用旧船改装水上飞机母舰,1925年法国决定建造一艘全新的大型水上飞机母舰。

  当年,法国海军航空兵的倡导人、海军航空兵主任教官、海军教练航空队指挥官保罗·泰斯特海军少校在试飞当时新型的阿米奥-122远程轰炸机时不幸坠机,严重烧伤导致不治身亡。

  法国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这艘正在襁褓之中的新水上飞机母舰为泰斯特海军少校号。

  1926年,法国向地中海-波尔多造船厂下达了泰斯特海军少校号的订单,地中海-波尔多造船厂也是法国历史悠久的海军造船厂之一,曾为法国海军建造了多艘巡洋舰。

  1886年还向小本子出口了亩傍(Unebi)号装甲巡洋舰,虽然该舰在返航霓虹途中在华夏南海沉没。

  泰斯特号满载排水量11750吨,全长167米,装备12门100毫米单管高平炮和8门37毫米速射防空炮,舰舯安装4具弹射器和5具吊臂,可以弹射4吨的水上飞机,机上最大载机26架。

  泰斯特号的水上飞机收容由两舷的两具吊臂吊向舰尾的一个下沉甲板,再由舰尾的上的吊臂调入下沉甲板上,舰尾的机库设计误打误撞的营造出现代军舰直升机起降平台的感觉,还是双机库的

  早期泰斯特号上的舰载机为法国塞纳河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的CAMS55型水上侦察/救援机,该机最大航程1500公里,可以搭载5人。

  之后换装为卢瓦尔河飞机公司研制的卢瓦尔-130型水上侦察/救援机和图卢兹-拉泰科雷航空工业研制的拉泰科雷-298水上鱼雷攻击机。

  1932年服役后泰斯特号主要在地中海区域活动。

  1935-1936年间,其接受了一次改造,为100毫米火炮增设了护盾。

  从1937年9月开始,泰斯特号被部署到奥兰一带,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保护中立商船的安全。

  1938年2月,泰斯特号于土伦港再次整修,之后就在法国本土和其北非殖民地之间进行水上机运输工作。

  1939年8月,泰斯特号载着六架卢瓦尔-130型水上飞机和8架拉泰科雷-298式水上飞机启程前往奥兰,然而一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泰斯特号只能滞留在了北非海域。

  直到同年12月才返回土伦并卸下飞机,之后继续执行运载任务直到1940年6月被调往米尔斯克比尔港。

  二站爆发后,泰斯特号归于维希法国政府指挥下,1939年7月前往法属西印度群岛,1940年被调往法属北非,在这里泰斯特号经历了米尔斯克比尔海战的爆发。

  英国皇家海军为防止法国海军投降德国悍然向法国海军驻守舰队发动炮击,泰斯特号在此战中受到损伤,但没有人员伤亡。

  奥兰海战使得英法反目,泰斯特号返回土伦军港修复。

  1942年11月27日,德国下令进攻土伦,泰斯特号和其他土伦舰队的军舰们一道,不愿意向伤害他们的英国人投降,也不会向德国人屈服,凿沉于土伦港。

  然而1943年5月1日又被意大利人打捞了上来,并于1943年9月移交德国,泰斯特号最终没能逃脱被德国人捕获的命运。

  1944年8月18日至19日,泰斯特号被盟军空袭中投下的炸弹坐沉军港。

  1945年2月泰斯特号再次被打捞上来。曾有人提议将泰斯特号修复并作为训练船或护航航母使用,但这个计划最终被放弃了。

  最终,泰斯特号于1950年5月15日被拆解出售,结束了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

  但是朱传仁建议张胡子了解一下这艘船,如果有足够的财力,可以向高卢订购一艘,绝对会在未来的海战中起到关键作用。

  副官可不敢做这么大的决定,别看张胡子说的大方,可真要是副官不长眼色自己做了决定,回去等待他的绝对是一颗子弹。

  于是,副官第一时间跟张胡子取得联系。

  原本张胡子是想亲自来魔都跟朱传仁聊聊的,他觉得这个小孩子有着非一般的见解,且在国外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但因为奉天那边事情太多了,这次见面未能成型。

  朱传仁也挺遗憾的,他还真想见见这位名震历史的张胡子究竟什么样。

  可惜了。

  不过在最后和对方副官的交流中,朱传仁也对张胡子有了新的认识。

  只能说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

  至于对方到底会不会买一艘真正的水上飞机母舰朱传仁不知道,他能确定的是,自己的建议确实起到作用了。

  他建议张胡子好好打造空军,未来在战场上绝对会起到大作用。

  而且新一代战机即将诞生,张胡子在打造海军的同时,应该留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空军。

  马上又是全球经济大萧条,那个时候的战机会便宜的令人发指。

  他的建议张胡子有没有听进去他不知道,但他尽自己所能了。

  更多的建议他不会给,张胡子也不会听,但在一定范围内,他希望能够让这位东北王拥有更多的资本。

  如果可以的话,他若是能多活几年,也许东北不会沦陷的那么快。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奉军全线崩溃。

  6月,张胡子退出京城,回到了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

  在张胡子雄居东北时,对小本子的各种要求均拒不合作。

  他对付小本子的办法也别具一格,一次,张胡子出席小本子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霓虹的名流力请大帅赏字,他知道张胡子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

  但张胡子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

  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胡子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

  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

  哪知张胡子一瞪眼睛骂道:“妈那个巴子的!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霓虹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

  这番话如同给霓虹人当头一棒,在场重任恍然大悟会心而笑,无不扬眉吐气,小本子则目瞪口呆。

  当时有个丑国人在沪出版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鲍威尔曾采访过张胡子。

  这位丑国人回国之后,在其所写的回忆录中,也表达了对这位出身卑贱的元帅的敬意。

  他认为尽管东北长期处在本子军阀的铁蹄下,但张胡子无愧一个爱国的人。

  张胡子不仅有民族气节,而且治家严谨,给家里人定下规矩不少,家风甚好。

  他的小舅子在他身边当警卫,仗着大帅的名,在外面胡作非为,晚上闲来无事,居然拿路灯当靶子,把路灯全部打碎。

  市政建设的人知道这事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

  张胡子听说这件事愤恨地说:“把他给我毙了。”

  手下顾及到张胡子的颜面说尽好话,要求从轻发落。

  没想到当晚张胡子亲自执法。

  家人很不理解,几个灯泡碎了就换新的,怎么把人给枪毙了。

  张胡子说:“你们在家犯错,丢的是我张胡子的脸,但是在外面搞破坏,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

  以后大帅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没有人乖张闹事。

  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对张胡子更加尊敬。

  都说张胡子办事有自己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

  当时张老六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胡子的王牌军。

  张胡子身着便服在城里转悠,突然听见几个百姓,叹气说第三旅的人横行霸道,巧取豪夺。

  张胡子听到这里已经火冒三丈,回家见到张老六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骂,骂了足有半个小时,张老六能说什么?

  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厅里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最后,张胡子让亲儿子关禁闭三天,不许有人探望,按照规定办事,谁也不许说情,否则一起处罚。

  事情一传出去,整个军队都震撼了,一想到连少帅触法都躲不过严惩,谁都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张胡子穷苦出身,做过小买卖当过兽医,做过小土匪,最终能成为当时国内实际的最高掌权者,在乱世中独霸一方,那是真的牛,仅仅用一个军阀来形容他远远是不够的。

  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彪悍的本性。

  上私塾的时候,一天老师竟在学堂门后发现了一杆小扎枪(红缨枪),就问是谁的。

  张胡子站起来便要伸手去拿,嘴里还说着是我的。

  老师问到:“这是干什么用的?”

  张答道:“我昨天看见你拿板子打别人的屁股,今天如果你打我,我就给你两下子。”

  听了这话,放学后老师只得带着张胡子去找到父母。

  他当了多年土匪,欲受招安而无门路,于是设下一计。

  盛京将军增祺的家眷路过某地,张派人全数劫下,好吃好喝好烟土地招待着,并给增祺夫人安置一间上房。

  张故意流露出被迫为匪的无奈,随行人员便劝张接受官府招抚,并说明他们劫的就是增祺内眷。

  张胡子佯作惊恐,躬身赔礼,随行人员于是引荐他去见增祺太太。

  增祺太太见张如此恭谨,谈吐不俗,遂答应为他招安之事进行说项。

  不久,张胡子被成功招抚,当上了清军巡防营管带。

  由此完成了招安,由土匪摇身一变一遍成为了清廷手下的正规军。

  每年的孔子诞辰纪念,已经身为军阀的张胡子便会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然后跑到各个学校去,向老师们打躬作揖说:

  我们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

  还有一次,张胡子早上外出溜弯儿,刚到一个拐弯处,突然传来一声吆喝:“卖包子啦。”

  张胡子吓了一大跳,不禁暴怒:“给我抓起来,毙掉。”

  “张大帅我亲自执法,砰!”说罢便掏出佩枪,朝天开了一枪,吓得小贩几乎瘫坐在地上。

  张胡子很得意:“你吓我一跳,我也吓你一跳。”

  还有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全线溃败,只剩老六的第三方面军全身而退,返回了山海关。

  但是战场纷乱,张胡子远在军粮城,不知老六的消息。

  这时有人传话,说老六从马上摔下来了,生死不明。

  张胡子手下有一个中校参谋,会算卦,人称“半仙”。

  此时的张胡子什么也顾不上了,冲到中校参谋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咣咣咣磕头,求他马上给算算,老六到底怎么样了。

  那个中校吓得尿都快出来了,一个翻身,四脚着地,赶紧跟老帅相对磕头。

  雄才情急,亦有非常之举,张胡子这一跪,瞬时在奉军传为骨肉佳话,从兵到官,足足感动了小半年。

  张胡子有真性情的一面,也有雄才大略的一面。

  统治东北时,曾发展工业扩充军备,建立了华夏当时唯一“海”、“陆”、“空”具全的武力。

  大量引入齐鲁汉人进入东北,这一移民战略大大充实东北边疆,改变了东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为日后小本子侵略此地时一大障碍。

  由于兵工厂的建立,东北军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支拥有自主生产火炮和炮弹的军队。

  由于火炮生产的自主,使得东北军的火炮数量多,火力猛,炮弹充足,成为东北军相较于其他军阀部队的优势兵种。

  以上种种,构成了东北沦陷后,重任皆称:“大帅在,必不至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ula8.cc。读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ula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