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背景下权力距离在亲子关系上的差异 权力距离名词解释_害羞的小草_小草也“害羞”
读啦小说网 > 害羞的小草_小草也“害羞” > 中美文化背景下权力距离在亲子关系上的差异 权力距离名词解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中美文化背景下权力距离在亲子关系上的差异 权力距离名词解释

  中、美文化常常被认为是中西文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之一。文章试图以荷兰社会学家,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霍夫斯塔德()在二十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表现各国核心文化价值的4个层面之一的"权力距离"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其在中美两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对高低权势距离在两国家庭中亲子关系上的差异进行分析,为我国构建和谐家庭给出更好的建议。

  引言:古今中外,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就有亲子关系,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权利,作为社会生产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伴随人类出现发展至今。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权利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不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种权利分配不平等性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权力距离的概念由此产生。

  一、权力距离和亲子关系的研究现状

  权力距离作为一项文化特征已被众多学者所研究,比如MaukMulder,Veen,Rodenburg,Tielens,Hofstede等。权力距离这一词最早是荷兰社会心理学家MaukMulder所提出(thedegreeofinequalityinpowerbetweenalesspowerfulIndividual(I)andamorepowerfulOther(O),inwhichIandObelongtothesamesocialsystem)有关权力距离的研究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就是以GeertHofstede为代表的荷兰跨文化研究所作的研究,研究成果已被文化研究、管理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广为借鉴,它是“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程度的量度”。

  亲子关系(parent-childrelationship)最早是遗传学术语,指的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现在主要指的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自二十世纪40年代起,世界各国掀起了对亲子关系的研究热潮。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的促进父母子女的双向发展,更能使得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价值观、促使其成功的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Billings,Moos,Maccoby,Updegraff,Helms,McHale)亲子关系在国外研究较多,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研究学者有徐浙宁,包水娟,吴念阳,张东昀等。

  二、中美两国高低权力距离研究及其文化根源

  在权力距离上,中国与美国差异明显。究其文化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

  1.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已深入人心。儒家文化中的“五伦”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人际关系之一,体现在亲子关系上的有父子关系,它对家庭中父母子女的言行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自古以来就有“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等说法,这些等级观念已成为一种制度和规范钳制着人们的行为。因此,不难发现,在中国,父母溺爱子女,子女敬重甚至畏惧父亲权威的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文化则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吸收接纳各地文化,然而深受其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人们把自然和人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突出人的独立性,永远以“人人生而平等”为宗旨。

  2.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通过对世界文化的研究,把它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后两者本质相似,因而中西方相对应的便是大陆农业文明和城市商业文明了。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社会政治及人口分布等多方面原因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化,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又与农业文明相互影响,因而农业文明的的显著特征也就是它的宗法性,偏向于安于现状,保守稳定。人们对于权利的分配也都逆来顺受,听其自然。相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是典型的商业文化代表,是以契约型社会为基础,认为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上帝之间都是“法定”的关系,对于公平对待的渴求远远大于中国。由此看来,以宗法思想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和以契约性思想为指导的商业文化差异显著,反映在权力距离上自然也是大有不同。

  三、高低权势在亲子关系中的体现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在高权力距离(拥有较少权力的一方要绝对服从)的社会,家长制相对比较盛行,孩子独立行为一般是难以受到鼓励的,而是必须要服从父母的安排。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父母是一个家庭中的权威,家长将自己的见解、想法强加给孩子,很少考虑到孩子是否理解或是乐意接受。由此可见,中国家庭中的权利分配是及其不均的。受基督教文化思想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美国社会,孩子或是年轻人可以直呼长辈,师长,教授甚至是国家元首的名字。反映在家庭生活中更是普遍。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提出全世界人民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allmenarecreatedequal”即人人生而平等,正是受此思想的影响.孩子们打从出生就被认为在家庭中和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也确实被如此对待,他们相处更像是朋友,这与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很是不同。

  另一方面,在取名上,中西方思想观念差异就很大。我们知道,在中国,一个新出生的婴孩取名字时,会刻意避开与祖辈的字相同,要不然会被认为是对长辈的大不敬,这根我们的“长幼有序”的观念是分不开的。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能够跟祖辈或长辈同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这是孩子受到长辈疼爱和重视的表现。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上,自古以来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期盼是的他们十分注重对孩子学业的教育,认为小孩只要成绩优异就一切不成问题,因为对于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事物全部包揽,由此造成了子女对于父母的严重依赖性,遇事不能够自己解决,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较差。美国家庭则倾向于把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重视其自身的锻炼,任其自由发挥。绝大多数的美国孩子在18岁以后都自己独立生活,因而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能够镇定沉着,用于挑战和尝试等特点。因而,相对来说,美国的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会比较强。

  四、总结

  在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家长权利色彩表现较为突出,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的构建和谐家庭,中国家长应该多抽砦时问和孩子交流,沟通,家长应尊重和信任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给他们更多选择自己的兴趣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多给鼓励,少质疑,兼顾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玲.霍尔斯戴德的文化价值理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

  [2]胡文仲:SelectedReadingInterculturalmunication[M].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付莹(1988.11-),西安工程大学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对比。导师:兰宇(教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ula8.cc。读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ula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