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江南华族_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读啦小说网 > 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 第102章江南华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2章江南华族

  武则天之所以要把都城迁往洛阳,就是因为关陇军事贵族是李唐的基本盘,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压制掌控山东士族。

  山东士族是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定族姓之后固定下来的历史概念,是指崤山以东广大范围内的门阀士族,主要有李、崔、卢、郑、王五姓士族。

  赵郡李氏以战国名将李牧为始祖,是仅次于李唐皇室的一支力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多人官至宰相,在唐朝时被列为七姓十家的禁婚嫁。

  崔氏也分为两支,分别是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占据两个郡望。在北周与北齐时,两者同样是一流士族,同样属于七姓十家的禁婚家的范畴。

  太原王氏也是顶级高门,长安的王维,以及河东节度使王昱都是出自太原王氏,同样是李唐的严防对象。

  荥阳郑氏出自周宣王所分封的郑国,在朝中势力比不上以上三家,但是在荥阳县,依旧是土皇帝。

  范阳卢氏起家于东汉末年的卢植,他在平定了黄巾之乱后,卢氏就此兴盛。

  几乎掀翻了大唐的安史之乱,就是李、崔、卢、郑、王五姓士族在背后推波助澜才闹得那么厉害。

  整个安史之乱也可以说成是门阀世家和新兴士族的博弈。

  纵观李隆基主政的开元天宝年间,宰执天下之人都出身于寒门。

  姚崇、宋璟、张说、张嘉贞、杜暹、韩休、张九龄等人都是。

  山东士族的人虽然也曾出任过御史大夫,中书令等职位,但都没有寒门出身的权力大。

  而且山东士族的人也无法染指军权了,到后期李隆基宁愿挑选异族将领担任节度使,也不愿意让山东士族的人掌握军权。

  正是因为朝廷一步步的打压,博陵崔氏才铤而走险全力支持安禄山造反,其中京兆尹崔光远直接献城投降,崔乾佑为安禄山麾下大将。

  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则在安史之乱中坐观成败。

  可以说安史之乱是李隆基自己玩脱了造成的叛乱。

  要知道大唐压制山东士族是从立国开始就确立的政策。

  贞观六年,太宗李世民命高士廉修订《氏族志》,第一次在朝堂上正式开始压制山东士族。

  显庆四年,高宗李治下令七姓十家禁婚家,再次沉重打击了山东士族。

  所以,这些家族才会在安史之乱中要么从贼,要么作壁上观。

  大唐

  第102章江南华族(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剩下的一支力量就是江南华族了。

  他们的力量已经比南北朝之时衰弱了很多。

  毕竟江南地区是大唐最后收服的地方。

  以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吴郡朱氏、吴郡张氏、会稽虞氏、会稽魏氏、会稽孔氏、会稽谢氏这八家为首的江南本地士族和以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王氏、兰陵萧氏这四家南渡士族为代表的江南十二华族投降唐朝之后,根本找不到立功的机会,所以也就渐渐被山东士族与关陇军事贵族盖过了风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瑁看着稀稀落落来攻城的敌军,脱口而出就是这句诗。

  世家大族和朝廷两方利益不一致,根本就不可能是一条心,两者都只是在互相利用。

  “赵高,你给萧嵩送一封信去,让他通知一下江南十二大家族是否有妙龄女子没有婚嫁?”

  赵高不明所以,疑惑问道:“陛下,是让江南大族送秀女入宫吗?”

  李瑁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秀女,是朕要挑选夫人与九嫔。现在后宫还有两个夫人之位,以及所有九嫔的位置。”

  “朕愿意把这些位置全部交给江南各大家族,只要有人能够第一时间诞下皇子,朕就会给出皇后的位置。”

  李瑁这是打算用后宫的位置争取一下江南十二家族。

  就算是这些家族不同意,也没有什么损失。

  侍立在一旁的杨国忠顷刻间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立刻开始吹捧起来,“陛下深谋远虑,纵使诸葛武侯再世亦不如也!”

  李瑁闻言,顿时一愣。

  这和深谋远虑有什么关系?

  不就是随手下了一步闲棋吗?

  而且还是不知道效果的闲棋!

  天知道江南地区的那些家族敢不敢赌一把。

  “只是臣还有一点不明,那就是为什么陛下不对山东士族也使用同样的计策呢?”

  杨国忠这才转变口气,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李瑁笑骂道:“那些大家族的人又不是猪脑子,怎么可能现在支持朕?你当李隆基那几十万大军是几十万头猪吗?”

  “李隆基对付不了朕,还对付不了那些山东士族吗?”

  “他们可没有胆子在几十大军的窥视下和李隆基对着干!”

  李瑁表现得非常轻松。

  丝毫没有因为城墙下不断有敌军进

  第102章江南华族(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攻就紧张。

  守城已经进行了一上午,范阳河东联军都还没摸到城墙。

  李瑁也看出来了,敌军的底层士兵知道潼关不好攻打了,都开始划水了。

  那些士兵才刚刚靠近城墙,只听到潼关城头响起箭矢划破天空的声音,他们全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同退下。

  整整一上午的战斗,死亡人数就只有二十多人,而且还都是范阳河东联军。

  至于李瑁麾下守城的北衙禁军,只有三个人在开弓之时用力过猛,拉伤了肌肉。

  黄河岸边。

  李隆基在高台之上,也同张守珪与王昱二人商议好了对策。

  接下来就由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带领麾下的经略军、静塞军、威武军去武关支援张九龄。

  而河东节度使王昱则率领剩下的四万河东大军继续围攻潼关。

  同时还派了田仁琬带领清夷军、横海军、高阳军三万范阳精锐连夜奔赴函谷关,重走上次那条老路,争取两面夹击潼关。

  李隆基本人则带领剩下的范阳精锐作为预备队,找到弱点之后,立刻增援。

  “诸位爱卿,希望在一个月之后,朕能与你们在长安胜利会师!”

  李隆基捏紧拳头,充满信心地说道。

  他相信在三面夹攻之下,潼关纵使再险要,也依然挡不住他麾下大军的铁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ula8.cc。读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ula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